女性痛經:全方位調理手冊
痛經不僅是大多女性的煩惱,還會導致女性女性不能正常的工作學習,甚至造成頭暈眼花,心慌氣短,變得弱不經風,易引起其它疾病。通常發生在13到25歲未生產過的少女身上。經期來臨前,中下腹部位會不斷感到疼痛,嚴重時臀部、股內側、大腿根部及背部會有痛楚的感覺產生。此類經痛大部分原因不明,但用與排卵或前列腺素過多,造成子宮的高度收縮有關。
一、飲食篇
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,不可偏食,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,如薺菜、洋蘭根、香菜、胡蘿卜、橘子、佛手、生姜等。身體虛弱、氣血不足者,宜常吃補氣、補血、補肝腎的食物,如雞、鴨、魚、雞蛋、牛奶、動物肝腎、魚類、豆類等。通過合理的飲食能夠有效調理身體,減輕痛經困擾。
1、益母草煲雞蛋
制作材料:雞蛋150克、益母草30克。做法:(1)、先將益母草擇去雜質,清水洗凈,用刀切成段,瀝干水。(2)、把雞蛋全部放入水中,逐一清洗凈。(3)、將益母草、雞蛋下入鍋內,加水同煮,20分鐘后雞蛋熟,把外殼去掉,再放蛋在此湯中煮15-20分鐘即成。
2、胡蘿卜炒豬腎
制作材料:主料:豬腰子200克,胡蘿卜150克,肉桂3克,辣椒(紅,尖)5克 。調料:花生油20克,醬油5克,鹽3克,大蔥10克,姜5克,胡椒粉2克,味精2克,料酒5克。做法:(1)、豬腎去脂膜和臊腺后洗凈,切成片。(2)、將胡蘿卜洗凈,切成片。(3)、將肉桂、辣椒烘干,研成粉。蔥、姜洗凈切片。(4)、鍋內加花生油燒熱,蔥姜熗鍋,放入豬腎和胡蘿卜,加入精鹽、料酒、醬油、胡椒面、味精、肉桂粉、辣椒粉炒熟即成。
3、養血止痛粥
制作材料:黃芪15克,當歸15克,白芍15克,澤蘭10克,糯米100克。紅糖5克。做法:(1)、黃芪、當歸、白芍、澤蘭四味放進砂鍋(2)、多加水煎15分鐘后,取汁用。(3)、汁中放米煮成粥,熟時放紅糖煮化即可。注意:經前7天早晚各喝一碗。
二、運動篇
1、經前運動
在月經來潮前夕,多走路或從事其他適度的運動,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。
2、練習瑜伽操
練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,如彎膝跪下,坐在腳跟上。前額貼地,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。保持這姿勢,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。
三、護理篇
1、熱敷
在腹部放置熱水袋,保持體溫能明顯減輕痛經痛感;也可以多喝熱開水。
2、按摩
身體完全放松的俯臥在毯子上,舒展身體,平伸雙臂,腳趾向內。讓朋友摸到你背部的骨盆上脊,輕輕向腳的方向推去。每秒大約1-2次。按摩治療痛經時,要用拇指指腹分別揉捻穴位,每個穴位按摩5分,以有酸脹感為宜。一般在經前一周開始,月經來潮后停止。非經期的時候按摩這幾個穴位可以預防痛經的發生,若結合艾灸對這幾個穴位施治,效果會更好。痛經患者在治療中,要注重保暖,忌食生冷情緒穩定,精神愉悅膳食合理平衡,生活規律適度參加鍛煉。
3、中醫推拿
(1)太沖穴
位置在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。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,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。
(2)三陰交穴
位置在小腿內側,當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后方。
(3)血海穴
屈膝,在大腿內側,髕底內側端上2寸,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。
(4)子宮穴
它位于下腹部,臍下4寸處左右,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一點。按摩時用雙手食指、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,稍加壓力,緩緩點揉,以有酸脹感為度。
【】
健康熱線:
專家 Q Q:
醫院地址:

慈愛圣愛婦科醫院,是慈愛最好的婦科醫院,是慈愛市非營利性醫療機構。主治項目:宮頸疾病、婦科炎癥、月經疾病、性傳播疾病、婦科整形、婦科腫瘤、女性不孕。